【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江西萍乡:“矿山”变“绿山” “矿区”成“花谷” ...

2019-6-5 05:59| 发布者: jxrs |来自: 央视网

摘要: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四月的春天,樱花盛开,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略下村的阳光花海景区正在举办樱花节。这里是天然的氧吧,是花的海洋,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来这里感受春的气息。可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 ...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四月的春天,樱花盛开,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略下村的阳光花海景区正在举办樱花节。这里是天然的氧吧,是花的海洋,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来这里感受春的气息。可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尘土飞扬、道路泥泞的矿区。

  萍乡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素有“”江南煤都“之称。萍乡曾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矿区,1898年至今已经开采了120年之久,矿山开采所形成的废弃矿山、煤矸石堆积等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地面水下跌、地表下沉、地面水受到污染、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显著。

  “1993年开始挖煤,那时环境很差,道路都是泥泞路,阴雨天要穿雨靴趟着泥巴走路,晴天又会荡起漫天的尘土。”谈起往日略下村的环境问题,曾当过矿区老板的周志巡告诉记者,那时的略下村人都不能穿白衬衣,外村人一看我们的穿着就知道是“挖煤的略下村人”。

  由于长期的开采,萍乡市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日益破坏,转型发展迫在眉睫。2008年,萍乡市被定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试点城市,2016年,萍乡市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转型的要求,关闭煤矿51处,产能240吨;2017年,关闭煤矿6处,产能30万吨。

  要实现城市转型,建设美丽萍乡,就要把长期煤炭开采带来的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治理好,因此治理废弃矿山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萍乡市城郊管委会的资金支持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当地从2006年开始对矿区进行环境整治。

  “我们当时是用挖机一块一块地挖,一块一块地整治。环境改善后,村里成立了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村民入股当股东,老百姓也解决了就业问题。”周志巡告诉记者,尽管之前依靠挖煤带来了短暂的收益,但是牺牲了健康和生态环境,代价太大了。

  “以前是我们村里人往城里跑,现在是他们城里人想来我们略下住。”略下村党委委员周建红指着快要开放的映山红告诉记者,阳光花海景区里的樱花开败之后映山红便会盛开,紧接着是紫薇花、茶梅、海棠花、桃花和碧桃,他们要在政府的帮助下打造一个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百花谷。

  同样在萍乡市湘东区,煤矿开采使得矿区大面积山体裸露,生活在周边的村民整日提心吊胆。2013年,湘东区决定在下埠镇试点实施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通过采取“削坡整平、植被景观恢复、挡土墙、截排水沟”的方式,严格按照“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

  经过几年时间的综合治理,废弃矿区“大变身”,治理区总恢复植被面积1000余亩,试种培育刺槐、泡桐、松树等树木花草10余种,自然生态恢复的植被达50多种......

  “有人劝我不要一下关停这么多矿区,会影响政府的‘成绩单’。但我宁愿接受批评,也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当地经济一时的发展。”萍乡市湘东区委书记杨博如实告诉记者。

  现在,萍乡市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大面积的“矿山”变“绿山”,“矿区”变“花谷”。在经历了转型的“阵痛”,萍乡市正向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速发展。由“地下”变“地上”,由“黑”变“绿”,萍乡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之路,在废弃矿山的环境治理成效方面也为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