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撒网不打鱼的景区农民王利保,凭借惟妙惟肖的渔翁形象,成就了摄影爱好者一幅幅美丽的照片,自己也因此走出了一条别样的致富路——
“网红渔翁”的脱贫故事
“走上脱贫路,还得感谢家乡的好山好水。”知闻婺源“网红渔翁”王利保已经脱贫,笔者来到婺源县思口镇漳村探个究竟。见到笔者,王利保满怀感激地说道。他精瘦黝黑的脸颊上蓄着一把长而稀疏的胡子,“明星范儿”十足。
王利保原是漳村聪明能干的“代言人”。然而,2002年的一场车祸导致他腰椎断裂,躺在床上好几年不能动弹。为此,他花去十几万元动手术和疗养,后来人虽挺了过来,却成了名副其实的贫困户。“再苦也要熬下去,没有过不去的坎。”王利保默默激励自己。
漳村是婺源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该村实施秀美乡村建设,打造“摄影天堂”,成了“零门票”景观村。关于漳村的摄影作品屡获大奖,还吸引了《欢乐颂》等影视剧前来取景拍摄,声名大噪。游客来了,善于动脑筋的王利保就有了致富的机会。他虽然落下病根不能干重活,却能“当演员”。由于懂得摆姿势、善构思,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划着渔船“打鱼”的他瞬间成了“网红渔翁”,向他预约拍摄的旅游团队纷纷“登门造访”。自此,王利保的“财路”越走越宽。
“漳村的山水养育了我,还让我有钱挣,我就要倍加爱惜家乡的旅游形象。”王利保说。为此,对于散客拍照,他甘做“义务工”,分文不收。只要摄影发烧友一声吆喝,他就从船篷里走出来划船、撒网,一幅幅古意十足的照片纷纷走进大城市,不少都市客也因此慕名前来寻找“网红渔翁”。“不收钱,但宣传了家乡,何乐而不为。”王利保笑着说。
今年三月油菜花开,婺源进入了最美的时节。漳村河岸的油菜花黄了、梨花白了、桃花红了……一幅田园山水五彩画卷不断被微信朋友圈“转疯”。这样的美好时节,是王利保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他起早摸黑,摄影团队接了一拨又一拨,每天收获鼓鼓的腰包。
要想还清债务脱贫致富,光“火一阵”不行,考虑到王利保的身体情况,村里还为他安排了保洁员工作,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现在,我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我除了有工资,还能‘挣外快’,摘掉贫困帽,心里真欢喜。”王利保欢快地说道。
采访中,有人向王利保招手,将“长枪”对准他。王利保动作娴熟地“卖弄”,在河里来回“游荡”,只撒网不打鱼,仿若世外高人。当拍照结束,游客准备付他“辛苦费”时,王利保摇摇手婉拒好意,回到船篷里喝口水,继续等待。
如今,聪明能干、心地善良的“网红渔翁”成了漳村最受欢迎的“人文景观”,为漳村挣足了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