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工信厅发布2019年“一企一技”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名单,33个企业项目入选。其中,江西中汽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项目成为了我市唯一的入选项目。 创新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6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上饶经开区的江西中汽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感受科技创新的活力。 跟着车间走的研究院 1 江西中汽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上海瑞华集团和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上海瑞华是全球第一家将超级电容应用技术使用在公交客车上的公司,瑞华双电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都领先;中汽零公司是全国知名汽车零部件集成服务商、国内零部件龙头企业,综合实力雄厚。 车行于上饶经开区凤凰西大道,在与谭林路的交会口,透过车窗往外看,中汽瑞华6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巍然矗立。该项目总投资31亿元,专注于商用车整车、物流车、专用车、特种车整车以及新能源专用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电容的研发、生产、销售,是上饶经开区“六大整车”项目之一。 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2016年11月,中汽瑞华成立技术中心。这是一支全员80后的年轻团队,共有研发人才60余人,其中博士及以上学历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8人。同时,技术中心还聘请了来自国内各高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授作为技术专家。除了设立技术中心外,中汽瑞华还专门成立了新能源电池研究院。 与许多拥有固定研发办公场所的企业不同,在中汽瑞华67万平方米的厂区内,没有一栋专门属于新能源电池研究院的厂房。看出记者的疑惑,新能源电池研究院的陈伟博士邀请记者去车间看看。“我们的研发办公都是跟着车间走的。”陈伟介绍说:“为了更便捷的开展研发,我们都是在车间里进行办公的,这样的好处就是,遇到问题随时可以现场解决。” 记者穿梭在新能源电池生产车间看到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开展清扫工作。“因为我们很多订单是定制订单,电池的配方、配比不同,所以每完成一批订单,我们都要对车间设备进行彻底清理。”陈伟解释道。 破解难点的新项目 2 谈及为何要开展“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项目研究,一旁有些内敛的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院长王海文却侃侃而谈了起来。“对于新能源电池来说,能量密度是动力电池性能的第一指标。”王海文告诉记者,传统锂电池存在能量密度发展受限,安全风险大、易燃,续航里程不能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现状。而究其原因,传统锂电池采用的可燃性液态电解质难辞其咎。“在能量与安全性能上,当前锂电池技术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传统的液态电池绝不会是技术的终点。”王海文告诉记者,虽然有企业采用功能性电解液,优化BMS热管理系统,或采用陶瓷涂覆与耐高温的电池隔膜等方式对安全问题进行优化,但这些手段在技术层面并没能取代可燃性有机电解质的使用,电池系统的安全隐患并没有得到彻底根除。 “零自燃风险,将是未来电动车实现燃油车全面替代需要迈出的关键一步。”有了这样的想法后,王海文组织了一个10人课题组,于2018年4月开始启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项目。固态电池,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在工作原理上,固态锂电池和传统锂电池并无区别,但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有望解决日前困扰动力电池行业的两大挑战——安全隐患和能量密度偏低问题。 从2018年4月项目启动以来,课题组成员们日夜奋战,在经过了项目产品设计及理论分析后,陈伟被界面阻抗过大给难住了。那是2019年1月,课题组成员们已连续多天加班到深夜,利用无损表征技术对固/固界面进行分析以及构建合理的电池模型对固态电池界面进行不断调控,但因为界面阻抗较大,而屡次失败。那段时间,陈伟和课题组成员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笔记做了快半本。“每调试一次,就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 通过前期的数据比对以及对文献的总结分析,反复调试配方以及工艺参数,陈伟终于看到了曙光。 2019年4月25日,陈伟永远记得这个日子,新一批全固态电池的各项测试数据都达到当初的设计值。“我们成功了!”陈伟抑制不住内心地喜悦,大喊起来。 “项目研究出来了,但离真正实现产业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如今,王海文正忙着与材料厂家联系共同解决固态电池的批量化生产问题。 看得见的软实力 3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汽瑞华高度重视研发工作。该技术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独立开发与联合开发双轨制,充分利用产学研发合作机制,致力于纯电动客车的核心技术研究。目前,已拥有完善的新能源整车资质与服务体系,完成5—12米纯电动城市客车系列、6—12米纯电动客车系列、1.75—4.5吨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系列产品的开发。 同时,还专门设立技术开发专门账目,每年的科研费用均按公司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成立三年多来,中汽瑞华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2017年,更是投入了当年销售收入的10.47%用于科研,科研经费达到1293.37万元。这个数字,到了2018年已增长到1615.9万元。 持续的投入转化为了看得见的收获。 目前,中汽瑞华在上饶正全力打造全国首个新能源全产业链纯电动汽车工业4.0可视化工厂。通过自主研发,中汽瑞华自主创新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该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2项。在动力总成,特别是在电池+电容组合和电控方面已拥有独特的核心技术,并积累了独特的电动汽车制造和使用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 据悉,评定省级“一企一技”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旨在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在近两年成功转化应用一项以上新技术成果,以结果和实效为导向,从转化应用环节鼓励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在项目补贴上,对于相同项目去年支持过的今年不重复支持,申报企业必须符合在江西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申报项目所涉及技术成果具有先进性,一般为近三年研发的新技术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并已完成转化应用,成功实现产业化,产品已进入市场,取得良好效益等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