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经开区:一座工业新城的崛起

2019-9-17 08:42| 发布者: jxrs |来自: 上饶日报

摘要: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饶经开区正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只争朝夕的干劲,戮力同心、砥砺前行,为打造“创新创业的先行区、快速发展的引领区、大美上饶新城区、全省一流开发区”不懈奋斗 ...
  在上饶城西、信江河畔176平方公里的绵延画卷中,矗立着上饶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产业承接的先行区、强攻工业的主战场——国家级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万汇聚、商贾云集;这里,厂房林立、机声隆隆;这里,大道纵横、车水马龙。谁又能想到,18年前,这里竟是一片杂草横生、无路可走的荒丘。

  2001年5月,开发区的创业者在这片贫瘠的丘陵山地上,铲下了第一锹土。从此,火热的建设事业全面展开。18年来,上饶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大胆地推进改革,始终把改革作为攻坚克难的利器,作为抢抓机遇的根本,作为加快崛起的动力,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前进,在改革中创造辉煌,把一片荒丘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

  “三园合一”助推跨越发展

  1

  2001年,上饶市本级、信州区、上饶县相继诞生了凤凰、三江、旭日三个工业园区。为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整合优化有限资源,2003年底,市委、市政府将旭日、三江、凤凰三个工业园区“三园合一”,组建成立了上饶工业园区,2005年5月“三园”实质整合到位。2006年5月,经江西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更名为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时间和数字,记录着沧桑巨变,抒写的是一部恢宏的发展史,诠释着上饶经开区由小到大、自弱到强、跨越发展的传奇。   

  园区规模发展史:2001年,启动区面积0.8平方公里;2006年,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约6.7平方公里;2007年以来,通过扩区托管,行政管辖面积达到17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

  工业经济发展史:2001年,上饶经开区工业经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营业务收入微乎其微;2005年至2011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32.8亿元增长至408亿元;2012年至2018年,进入跨越发展期,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505亿元上升至746.7亿元。

  国字招牌接踵而来。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基地、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光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浙商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电子信息光伏产业第八批国家信息工业化示范基地……一张张金字招牌成为上饶经开区跨越发展的美丽注脚。2018年度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位居第67名,进入全国前70强。2015至2018年,连续4年在上饶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巡查评比中夺得第一。上饶经开区已然成为上饶加快发展的动力引擎和示范平台。

  改革创新汇聚发展动能

  2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18年来,上饶经开区始终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向改革创新要空间、要动力、要质量、要效益。

  上饶经开区以改革大突破引领经济大发展:推动“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精选42人组成专业招商团队,并设立“五局二办”,对应主导产业实施专业招商。推动“店老板型”服务向“店小二型”服务转变。以建设全省“流程最优、收费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国家级经开区为目标,出台了全程代办、超时默许、并联审批、责任追究等“十二项”工作制度。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让办事群众“一次不跑”、“最多跑一次”。强化项目调度、现场办公、问题调处、微信督察等服务举措,开设服务企业微信群,实现与客商“微”办公、秒回复、大服务。增强业扩报装时效性,缩短接电时间,提高用电保障能力。改造优化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办事环境、效率全面升级。建立“百名干部联百企”、“在建项目七人行”、投产项目“一对一”和解决问题“三不过”(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难事不过月)服务机制。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搭建网上审批服务平台,项目由立项到核发施工许可证的办结时限由原来的180天压缩到35个工作日。

  注重金融创新,资本招商和金融试点工作走在了全省开发区前列。建设了全省首个集金融、科技、商业、生活、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金融产业园,目前已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00余家,管理资金超700亿元,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引来了源头活水。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工资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建立了高效精简的“8+3”运行体制,实行干部聘任制,政府效能全面提升。

  2018年,上饶经开区共引进项目60个,签约资金338.57亿元。全区实际进资总额226.6亿元,开工纳入统计的项目数71个,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中均排名第一。

  “两光一车”唱响经开区品牌

  3

  上饶经开区建园之初,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粗放。经过多年的实践调整,2015年,上饶经开区将光伏、光学、汽车(简称“两光一车”)确立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集群发展战略,围绕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积极推进“世界光伏城、中国光学城、江西汽车城”三城同创,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形成“光伏、光学、汽车”三大产业“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

  光伏产业全球领跑。现已构建“硅锭(棒)—硅片—电池片—组件—发电系统”产业链。龙头企业晶科能源已发展成为全球组件产能最大、量产多晶硅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盈利能力最好的光伏企业,组件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投资150亿元的晶科能源“双倍增”项目已部分投产,将不断发挥支柱和带动效应,推动上饶经开区光伏产业向“千亿产业”迈进。

  光学产业重焕新生。已成功打造“镜片-镜头-模组-成套设备-研发”产业链,形成了以凤凰光学为龙头,聚集了170余家光学企业的产业格局,镜片产能占全球产量半壁江山。凤凰光学将成为中电海康第二个智能制造基地,同时规划建设了三个光学产业中高端集聚区,已落户企业近90家。下一步,将致力推动从镜片到镜头、模组制造的升级,促进光学产业和电子信息、安防、汽车、医疗等行业的融合发展。

  汽车产业强势崛起。目前,上饶经开区已形成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方向的汉腾、中汽瑞华、博能、爱驰亿维、长安跨越、吉利“六个整车”,拥有德国马勒技术的“一个整机”腾勒发动机、7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和1个综合试验场的建设发展格局,千亿汽车产业雏形初显。到2020年六大整车全部建成后,将形成121万辆的产能。

  今年上半年,上饶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达445.35亿元,同比增长11.24%,三大主导产业共完成315亿元,占全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0%。如今,上饶经开区“两光一车”产业已叫响全省,真正成为上饶工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最大支柱和重要增长点。

  产城融合构筑活力之城

  4

  蓝天白云常作客,碧水青山入画来。如今,驱车驰骋在上饶经开区的任意主次干道上,放眼望去,处处是鳞次栉比的厂房,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处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

  近年来,上饶经开区大力实施集群发展和产城融合战略,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全面推进产业与城市一体化发展,产城融合进程加快,城市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周边区域逐步形成了商业集聚区。医疗、教育、金融、交通、通信、娱乐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目前,上饶经开区共有工业企业325家,总人口11万余人。累计修建城市道路45条(段),建设道路100公里,形成通畅顺达、“五横四纵”的区内交通网络。

  同时,上饶经开区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了产城融合一体化规划,将经开区定位为产业新城、经济新区,规划形成七大空间发展板块,形成“九横四纵”方格网状的城市干道系统,构建了144个项目分期开发建设项目库。功能分区为“一心一核、两带五片”:将马眼水库作为经开区的生态核心,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区城市公共服务核、沪昆产业发展带,沿信江发展生活及配套,打造滨江景观带,延续上饶市滨水景观格局;五大功能片区,即旭日片区、董团片区、马鞍山片区、马眼片区、胜利片区。    

  2018年以来,上饶经开区实施产城融合项目30个,总投资达200亿元。启动汽车小镇、光伏小镇、光学小镇等概念性规划,启动滨江行政商务片区建设,积极推进总部经济、行政商务中心规划建设,日供10万吨自来水厂项目、标准厂房项目等相继建成,双创公园建设项目、上饶职业技师学院、思瑞达广场、蓝江小区、棚改安置小区等一大批产城融合项目等正火热建设……上饶经开区正由一个产业功能主导区逐渐转变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城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饶经开区正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只争朝夕的干劲,戮力同心、砥砺前行,为打造“创新创业的先行区、快速发展的引领区、大美上饶新城区、全省一流开发区”不懈奋斗!奋力书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