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学校设立“学霸就餐区”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在这个所谓的“学霸就餐区”里,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够享受特殊的就餐待遇,而其他学生则被排除在外。这种做法,无疑是将学生公然地分成了三六九等,是一种错误且有害的教育激励方式,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与育人的本质。 事发学校的“学霸就餐区” 教育的初衷,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无论是成绩优异者,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都有权利在一个公正、包容的教育环境中接受熏陶与塑造。“学霸就餐区”的存在,传递出一种极为狭隘的价值导向,仿佛只有成绩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学霸才值得被特殊对待。这会让那些未被纳入其中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与被歧视感,他们的自尊心可能会遭受沉重打击,进而对学习、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可能会在心理上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影响其长远的发展。 从教育的长远目标来看,这种做法也不利于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一个健康的教育生态,应该是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当学生被人为地划分成不同等级,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必然会受到阻碍。学霸们被孤立于特殊区域,难以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而其他学生也失去了近距离向学霸学习、汲取榜样力量的机会。长此以往,学校内部的学习氛围将变得沉闷压抑,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冷漠疏离,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背道而驰。 教育激励的方式有千万种,但绝不能以牺牲公平、伤害学生心灵为代价。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如表彰在品德、艺术、体育、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课程和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潜能;可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些积极且正面的激励措施,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被重视,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主动追求卓越。 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塑造灵魂的净土,不应成为等级划分的名利场。“学霸就餐区”这样的做法必须被摒弃,让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以平等、公正、包容的态度去培育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丽光彩。(羊小兰) |